陶鑄性情

陶鑄性情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徵圣》:“陶鑄性情,功在上哲。 ” 周振甫 注:“陶,製瓦器;鑄,冶煉。 指教育培養。

【原文】夫作者①曰聖,述者②曰明。陶鑄③性情,功在上哲④,夫子⑤文章,可得而聞,則聖人之情,見乎文⑥辭矣。先王聖化⑦,布在方冊⑧;夫子風採,溢于格言。是以遠稱唐世,則煥乎⑨為盛;近褒周代,則鬱哉⑩可從。此政化貴文之征也。

概觀

在大自然懷抱中健身養生,舒展身心陶冶性情。的確是個陶冶性情的地方.張開你的雙臂,擁抱藍色的海洋 的知識,從而令他們產生興趣,陶冶性情,培養音樂造藝,啟發孩子們的音 也有人說聽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并且促進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和情緒控制。

熏陶、陶冶身心、陶鑄性情 3.心情暢通。樂陶陶 4.姓。 音讀 (二)ㄧㄠˊ (漢拼) yáo 解釋 →皋陶

夫作者曰聖,述者曰明。陶鑄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聞,則聖人之情,見乎文辭矣。先王聖化,布在方冊,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是以遠稱唐世,則煥乎為盛;近褒周代,則郁哉可從:此政化貴文

每家鈔踰百首。讀者進而虧其全集,又進而旁及諸家,庶知理學宗旨,本在陶鑄性情 。楊扢風雅,故不如一般所疑,其言則勃窣理窟,其人則木強枯槁,拘謹狹隘,以不盡人情相譏,是為不知理學之真。理學者,所以學為人。為人之道,端在

如: 「陶鑄 性情 」、「熏陶」。暢通。《文選· 枚乘· 七發》: 「陶 陽氣,蕩 春心。」 歷代書體 阜 + 8 = 11 陶 ㄧㄠ ˊ yáo 名 皋陶: 人名。相傳 為 舜 之 臣,掌 刑 獄

如劉勰《文心雕龍.徵聖》所宣稱的:「作者曰聖,述者曰明;陶鑄性情 ,功在上哲」;但是對於此類「上哲」的形成與「經典」的產生,歷來的賢哲們,更多有一種「殷憂啟聖」的深切認知。這種體認最清晰的表述,就賢哲人格的陶鑄

每家鈔踰百首。讀者進而虧其全集,又進而旁及諸家,庶知理學宗旨,本在陶鑄性情 。楊扢風雅,故不如一般所疑,其言則勃窣理窟,其人則木強枯槁,拘謹狹隘,以不盡人情相譏,是為不知理學之真。理學者,所以學為人。為人之道,端在

  • 文心雕龍
  • 荀子勸學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002卷
  • 字:陶 (注音:(一)ㄊㄠˊ,部首:阜)
  • 漢字:鑄 (注音:ㄓㄨˋ,部首:金)

陶鑄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 而聞,則聖人之情,見乎文辭矣。先王聖化,布在方冊,夫子風采, 溢于格言。是以遠稱唐世,則煥乎為盛;近褒周代,則郁哉可從:此 政化貴文之征也。 鄭伯入陳,以文辭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舉禮: 此事跡

PDF 檔案

陶鑄(冶鍊、培養)性情,功在上哲。或簡言以達旨(旨意),或博文以該情(該 羅各種情懷),或明理以立體(文章體式),或隱義以藏用(深刻的作用)。

夫作者曰聖,述者曰明,陶鑄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 章,可得而聞,則聖人之情,見乎文辭矣。 先王聖化,布 在方冊;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是以遠穪唐世,則煥乎 為盛;近褒周代,則郁哉可從。此政化貴文之徵也。鄭 伯入陳,以立辭為功;宋置折

例: 熏陶、陶冶身心、陶鑄性情 3.心情暢通。例: 樂陶陶 4.姓。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 audio 標簽。 多音參見訊息: (二)ㄧㄠˊ yáo(6008) Emoji符號: ? (桃子)

2.造就、培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陶鑄性情,功在上哲。」唐.李商隱〈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詩:「寧同魯司寇,惟鑄一顏回。」 3.造成、釀成。如: 「鑄成大錯」。 [名] 國名。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肥城縣鑄鄉。 字詞號: 0801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